“双一流”高校招生有哪些专业让您心动!若新专业与兴趣、志向不匹配怎么办?
从今年我国“双一流”高校陆续发布出的新生招生专业中能看出,人工智能专业数量最多。
2020年,北京师范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,并将于今年招收本科生。
厦门大学、湖南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在今年新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,并于今年开始招收本科生。
不过,各院校相关专业也有所不同。
以厦门大学新增设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来看,这一专业是基于原来的工商管理类、经济学类等优势学科而新增设的。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是比较偏重于数字农业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。
中国人民大学新增的人工智能专业,将会与多所国际知名院校如耶鲁、斯坦福等大学进行联合支持的专业建设,并且将计划与多家知名科技公司和大型科技企业进行合作。
此外,从近些年来看,兴起的专业还有网络安全。2020年,北京理工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都会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,并招收本科生。
大数据既包括底层技术也包括尖端技术,人才培养也需要体系化开展,可以细分为基础设施构建、数据分析挖掘、深度学习等多个分支。大数据专业的设置一定要和具体的行业和应用场景相结合。
智能制造是今年“热门”
今年“双一流”高校新招生的“智能”专业还包括:
北京理工大学的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,东南大学的智能建造、智能感知工程专业,山东大学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等。
据了解,今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招收智能制造专业,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为了实现我国从“制造大国”向“制造强国”的转变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而设立的。
中国农业大学今年新增了全国首个智能农业装备工程的新农科专业。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杨锋介绍,中国科大的工科实际上都是“新工科”,有两大类,一大类是新型工科,比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、新型材料、精密仪器、火灾科学;另一大类叫“未来工科”,是比新型工科更加前沿的工科。
入学后,若新专业与兴趣、志向不匹配怎么办
据了解,湖南大学今年新招收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,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招生,第4学期末可选择分流专业。
山东大学今年新增了4个新专业,分别是智能医学工程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、供应链管理和土木、水利与海洋工程。但2020年,该校招生专业缩减到93个左右,济南校本部和青岛校区共有43个招生专业类包含80个专业,另外还有一些专业是通过校内选拔方式来进行招生。
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开始全面实施人文专业试点,该校部分专业按专业大类进行招生,使学生摆脱“一考定终身”的发展局限。学生低年级以通识教育为主,高年级以面向学科门类、学科大类和学科专业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主。学生经过通识课程和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,通过对专业的认识和了解,在大类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、爱好和专业要求,按照双向选择原则确定主修专业。
总之,高等院校需要服务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国家战略,推动“制造大国”向“制造强国”转变。同时,随着“新工科”“新农科”“新医科”建设的深入,增设新专业也是为了做好未来创新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。
资料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 由宋志伟高考规划指导编排整理。